新闻中心

河南淅川:一座因丹江水而两次移民的小城

  在河南省西南边境,有一座小镇叫荆紫关,地处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结合部,丹江穿境而过。共同的地理位置使它自古便是交通枢纽、商贸重镇,在明清时期尤为昌盛,境内尚存有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是我国前史背景和文明名镇。

  因其位处三省之间的共同性,在江湖上留下“一脚踏三省”和“鸡鸣三省”的美名,被评为全国特征景象旅行名镇,声名远扬。

  而这座古镇地点的淅川县,更是鼎鼎有名,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总干渠渠首地点地,丹江水从这儿一路北上,哺育了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沿线数千万的人口。

  淅川县隶属于宛城南阳,坐落豫西南边境,因淅水直通境内构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

  西周时,是楚国开创者熊绎的封地,古称丹阳,是楚国的榜首个国都,南边霸主楚国建国800年,其间300多年在此建都,文明绚烂,可以说是楚文明的发祥地。

  是前史上的奇人“商圣”、陶朱公范蠡的家园,范蠡的终身可谓传奇,辅佐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后知难而退,三次经商成巨富,后三散家财,终究归隐,活至88岁离世。

  县内牛尾山上还建有范蠡公园,是宏扬“诚信为本,厚德立商,慎思敏行,辩证运营,亲民济困,全国共富”经商理念的圣地。

  《后汉书》的作者、史学家范晔在此地出世,他才华横溢,史学成果杰出,所著《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谨慎,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厚重的前史,为它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后因丹江水库的吞没,大多已不存世,现存的除了前文所述的荆紫关古镇之外,还有距今1300多年前史,坐落白崖山中的香严寺,与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河南四大名寺。

  建国今后,淅川曾历经两次大规模的移民,两次都和丹江水有关,一次是受建国初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造的影响,一次是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造,第2次距今时间比较短,大学时期曾听淅川的同学讲起过那段过往。

  咱们现在所看到的,声称亚洲榜首大人工淡水湖的丹江口水库,便是源于几十年前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造,由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后构成,横跨湖北、河南两省,由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组成。2012年丹江口大坝再次加高,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和蓄水量逐渐扩展,被誉为“亚洲天池”。

  而在那场从1958年开端,到1974年竣工,继续了16年的的工程运动中,淅川为此做出了巨大献身。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建造,吞没了淅川县城大大小小15个集镇,将近362平方公里土地,占工程总吞没面积的48%.

  20.2万淅川人移民,其间几万人移民至湖北省,远离故乡,整个移民搬家进程历时20年,从1958年工程开工至1978年才根本完毕。

  在那场建造中,淅川还有数万名干部群众参与建造,其间49人为兴修大坝献出世命,98人受伤致残。

  南水北调中线平方公里,占两省六县市吞没总面积的47.6%,动迁16.5万人,其间14.6万人迁出淅川,从2009年开端到2011年完毕,历时3年完结。

  而此次移民,淅川的经济发展也受重创,因吞没犁地13.1万亩,公路548.7公里及大批基础设施,关停并转迁企业130余家,各项丢失算计90亿元,相当于湖北省五区县丢失之和。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的矿产42种,其间蓝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黄·米黄玉大理石储量全国榜首,砂金、石灰膏、石膏、白云岩储量居河南省榜首。

  境内有超大型钒矿矿产地,探明钒矿资源100万吨,是河南省现在最大的钒矿矿产地,占河南现有钒资源量四分之一。

  河南省淅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加工才能全省最强,铝板带深加工宽度全国榜首,年产销百亿元。

  香花小辣椒栽培培育面积10万亩,年产干椒5600万公斤,出口美、日、韩、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水产已构成万只网箱养鱼和亿粒银鱼饲养基地,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渔业要点县”队伍;

  医药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公司福森药业有限公司,2018年在香港上市,年产双黄连注射液3.3亿支,全国产销量榜首。

上一篇: 大宗固废变成宝 煤矸石的阜新“变形记” 下一篇: 2025湖北恩施州巴东县乡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报名资历初审经过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