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24日讯(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段晓武 张京贤)一棵棵国外松英姿挺立,一丘丘玉米林顶风摇曳。今日,记者来到临湘市桃矿尾砂库,感受到这儿山青树碧、朝气蓬勃。同行的岳阳市疆土局作业人员称,经过展开“矿山复绿”举动,2000多亩矿山废坑从头披上了绿装。
岳阳市矿藏资源丰富,但随着常年挖掘使用,露采场、废石堆、尾砂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现。近年来,岳阳在全市展开“矿山复绿”举动,树立“政府主导,疆土主抓,多方合作,职责清晰”的作业机制。市疆土资源局依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突出重点,分类辅导,注重实效”的准则,对在采矿山催促企业管理,对闭坑矿山实施政府管理。桃矿因多年挖掘构成的尾砂库总积存4450万立方米,该市向上争夺资金1.1亿元,复绿林地848亩,新增1017亩,新增旅行用地300亩,让忠防、桃林两镇周边近4万人的出产生活环境得到底子改进。该市还对岳阳县新开钒矿、平江黄金洞万古矿山等矿区展开专项管理,共复绿1780亩、复耕1560亩。
依照“谁损坏,谁管理;边挖掘,边管理”的准则,该市执行矿山环境康复保证金准则,催促在采矿山自觉执行管理职责,对管理不合格的企业不予年检挂号。对闭坑抛弃无主矿山,该市执行市、县、城镇三级政府职责,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管理。2012年,汨罗市依法取缔封闭了玉池乡千禧、保利、龙腾3家矿山,企业老板弃矿走人管理职责难执行。该市列支财政资金190万元,对3家闭坑矿山采纳工程、生物办法进行了综合管理。
上一篇: 岳阳县202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
下一篇: 大抓产业 建圈强链丨老工业区的“碳”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