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第一届第六次管理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m6米乐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03-08 03:53:10

  12月8日上午,由钢铁研究总院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中心第一届第六次管理委员会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旨在总结2023年中心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筹划中心未来发展蓝图。本次会议得到了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川威集团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全力支持。会议由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朝辉主持。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梁剑雄,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部长马瑞峰,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瑜,川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建国,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天球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此外,来自各钒生产企业、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媒体单位的记者参加了会议。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用钢研究院院长、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柴锋代表中心做工作报告。在报告中,他重点汇报了2022年项目验收情况、2023年工作进展和2024年工作规划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中心项目的推动下,实现了含钒建筑用钢稳步推进,吨钢钒消费量持续增长;含钒汽车钢由研发转向工业试制,逐步突破钒钢应用新领域;推动钒微合金化非调质钢替代调质钢,多个零部件实现应用;产-学-研-检-用结合,实现了钒在X80管线钢应用中的零突破;含钒机车车轮进入装车运用考核阶段;高钒合金化粉末冶金工模具钢实现高端装备加工应用;含钒铸钢铸铁初步探索取得成效等等。除了钒研发与应用推广项目取得的成绩外,他还重点介绍了中心在宣传与推广、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中心组织调研了国内外钒产业、钒钢、钒技术的发展现状,撰写了《中国钒业发展报告2022》,为我国钒产业和含钒钢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指明方向;牵头与参与我国3项含钒钢标准与规范的编制与修订,展示了“中心”在各个钒钢品种中的战略性规划;开展行业专题研讨会、企业技术交流,编辑钒技术资料,切实解决企业含钒钢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推动钒微合金化技术在我国的普及;组织中国钒论文奖和优秀项目奖,鼓励钢铁领域上下游产业链一同推动含钒钢产品研制和应用。此外,他指出中心今年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通过组织并且开展钒液流电池行业专题研讨会、行业调研与走访等活动,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建立沟通与合作平台,集全产业链的力量推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进程。针对中心下一年度的工作,他提出,中心将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大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持续开展钒研发技术与应用推广项目,预计2024年1月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项目指南。二是扩大钒技术宣传与推广活动,主要活动包括与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主办或协办学术会议、参与含钒钢标准的制修订、钒技术资料的编辑与出版、媒体宣传等。三是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如成立联合实验室,制定博士/博士后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专题培训会,让更多的技术人员认识钒、用好钒;举办中国钒优秀论文奖评选活动,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将钒微合金化作为研究方向。四是持续开展全球钒液流电池产业的调研,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学会的协调沟通,扩大钒液流电池的宣传推广,为钒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应用领域。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用钢研究院院长、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柴锋

  与会专家听取中心2023年工作汇报后,对中心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并对中心取得的成果和突出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家一致认为,中心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含钒钢在建筑、交通、油气输送、工程机械、工模具等领域的应用;中心组织产业调研并撰写的《中国钒业发展报告2022》,为我国钒产业和含钒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参考;中心牵头或参与完成的3项含钒钢标准,极大地推动了钒资源利用创新发展;中心开展的专题研讨会、技术交流会以及编辑出版的技术资料,为钒微合金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心持续扩大钒液流电池的宣传推广,为钒资源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此外,与会代表对中心的工作也提出了几点期望。一是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粗钢产量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钒在钢铁领域中的消费必将进一步削减,建议中心从顶层规划,找准钒的定位,持续不断推进钒在其优势领域及新领域中的产品研究开发及应用。二是钒液流电池将会是钒在自钢铁之后另一大消耗领域,中心应加强对我国典型钒液流电池上下游企业的关注程度,并研究怎么样保证钒液流电池产业从无序到有序健康发展的方法。三是应继续加强宣传力度,结合中国优质的期刊、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对取得的项目成果及相关活动进行及时的宣传。

  在总结发言中,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梁剑雄首先感谢五家钒企业对中心工作的全力支持,感谢与会代表对中心未来发展提出的真知灼见。他指出,钒最大的应用领域是钢铁行业,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未来将向着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科学技术创新和共建产业链发展的角度,中心在钢铁领域的工作安排应按照以下三个方向进行梳理:第一,跟随整个钢铁产业的产品升级,寻找钒的机会和新的增长点,在项目安排上要有适当的集中度,并保持持续创新;第二,钒是极具绿色功能的金属元素,量化钒的添加对碳足迹的影响及其溢出效益的分析将有利于促进钒在钢铁产品中的应用;第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希望有更多的行业同仁参加到中心工作中来,携手并进,以创新为引领,为钢铁行业和储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非“钒”力量!

  1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7610万吨,同比增长0.4%|1-11月,全国粗钢产量95214万吨,同比增长1.5%

上一篇: 消费维权一颗假牙动辄几百上千甚至上万元真有这么贵吗? 下一篇: 大抓产业 建圈强链丨老工业区的“碳”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