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8个月,中国居民存款总额达到147万亿元,按照中国14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约为10.5万元。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住户存款余额已达到149.71万亿元,人均居民存款已达到了10.6万。然而,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值,家庭存款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态势。
低存款家庭:约70%的家庭存款低于20万元,这部分家庭通常面临房贷、车贷等多重债务压力,每月收入大多数都用在维持基本生活,属于家庭存款分布的底层。其中,年轻人中大约有12%的人“0存款”,9%存款在1万元以内,32%的人存款在10万以内。
中等存款家庭:约25%的家庭存款在20万到50万元之间,虽有一定结余,但在面对大额支出时,仍需精打细算。如果一个三口之家存款超过30万元,就能超过全国80%的家庭。
高存款家庭:仅不到5%的家庭存款超过50万元,这部分家庭属于富裕阶层,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可以在教育、养老和投资方面有更多选择。据统计,存款在50万元以上的家庭占比约为0.37%,大约有182.8万户;存款在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占比约为0.1%,大约有49.4万户。
收入水平差异:高收入群体如大规模的公司高管、金融行业从业者、互联网行业精英等,他们的收入水平高,除了满足日常开销外,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和投资,家庭存款往往较多。而低收入群体如一些基层劳动者、农民工等,收入相对较低且不稳定,在支付房租、水电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后,所剩无几,存款难度较大。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家庭平均收入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投资渠道丰富,家庭存款相对较多。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家庭收入主要依赖传统农业或一些基础工业,收入水平有限,家庭存款也相对较少。
消费观念与习惯:一些家庭注重储蓄和理财,秉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会最好能够降低不必要的消费支出,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而一些年轻家庭或受现代消费观念影响较大的家庭,更倾向于即时消费和享受生活,注重生活质量和消费体验,储蓄意识相对较弱。
家庭资产配置策略:部分家庭善于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除了银行存款外,还会投资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等,合理分配资产,实现财富的增值。而一些家庭可能过于保守,将大部分资金都存入银行获取稳定的利息收益,或者过于激进,将大量资金投入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导致资产状况不稳定,影响家庭存款的积累。
消费市场的影响:低存款家庭由于可支配收入有限,消费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更看重价格和实用性,对高端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较低。而高存款家庭则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对高端消费品、奢侈品以及投资性消费如房地产、汽车等市场的影响较大。
社会阶层的固化与流动:家庭存款的多少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家庭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也会影响到共同生活的亲属的教育、医疗、职业发展等机会。低存款家庭可能因为经济压力无法为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影响子女的未来发展,进而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而高存款家庭则可以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增加子女向上流动的可能性。
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大量的家庭存款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稳定的资产金额来源,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开展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家庭存款的分布情况也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结构和产品创新,金融机构会根据不一样的层次家庭的需求和风险偏好,开发出多样化的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
家庭存款分布的不平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比较有效措施,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以实现家庭存款分布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 安定股份: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四川安定铁钛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目标发行A股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下一篇: 大抓产业 建圈强链丨老工业区的“碳”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