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合金化提高钢铁性能。2016年国内钒产量(按五氧化二钒)产能9万吨,产量6.5万吨左右,以国内自产自销为主。国内供给格局呈现攀钢、承钢高度垄断的集中局面(两家占比超过70%)。
三大逻辑导致钒产品价格飙涨,逼近2009年高点。目前五氧化二钒、钒铁、钒氮合金产品价格分别已达到12万、20万、17万元/吨,超过200年高点,6月份以来涨势加速。其逻辑主要有三点: 1)质检总局严查螺纹钢质量,钢企合金化过程中将提高钒的用量0.002%-0.005%,预计将提升钒需求11%;2)6月份开始全国环保加码,特别是对国内五氧化二钒主产地——攀枝花地区的大规模环保停产,导致行业供给不足;3)7月份开始,中国限制24中固态废料进口,将影响大量原材料钒渣的进口。
跟踪的行业微观情况显示:厂商开工率高位。目前如攀钢已经满产;而同时厂内钒铁、五氧化二钒库存持续下降,显示行业供需紧张。目前市场已出现企业流标等迹象。随着限制钒渣进口等问题出现,预计后续供需紧张将持续较长时间。
标的1:西宁特钢。公司旗下的肃北县博伦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持股70%),拥有国内首条环保型石煤提钒冶炼生产线万,按设计产能钒产品年产量3000吨。
标的2:河钢股份。子公司承德钢铁高铁品位钒钛磁铁矿已探明储量2.6亿吨,已详细勘查确定的储量为29.6亿吨,钒渣产量19.3万吨,对应五氧化二钒年产量接近10000吨。若钒价上涨至25-30万元,对应公司收入25-30亿元,净利润15亿元以上。
标的3:明星电力。公司100%控股奥深达矿业公司,拥有山阳县杨洼钒矿矿石资源量以及五氧化二钒资源量。公司是钒相关概念股,也可关注。
钒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味精”。
钒是一种难溶金属,熔点1887度,沸点为3000-3400度,具有延展性,质地坚硬,没有磁性;
钒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优异,具有耐盐酸、耐硫酸特性,于空气中不被氧化,在低温下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钒在冶金业中用量最大,同时在化工、钒电池、航空航天等其它领域的应用也在继续扩展,大范围的应用于钢铁、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铁路、桥梁等部门。
钒金属通常和其他金属伴生,如钒钛磁铁矿。因此,不太容易单独对钒金属进行开采和提炼,钒产品多作为冶金业的副产品生产。其基本的产品形式有: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钒铁、氮化钒等。其中,五氧化二钒和三氧化二钒是实际生产中最主要的氧化钒,他们是制取诸如钒铁、氮化钒和碳化钒等后续钒制品的主要原料。
钒的产品分为初级产品、二级产品和三级产品。初级产品有含钒矿物,精矿、钒渣;二级产品有五氧化二钒;三级产品有钒铁、钒铝合金、钼钒铝合金、硅锰钒铁合金及钒化合物,其中钒铁是最重要的钒材料,它占钒消费量的85%。
目前钒的生产主要是利用含钒的钛磁铁矿为原料,在钢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回收钒渣,进而加工成V2O5、V2O3等初级产品,或是进一步加工成钒铁,最后应用于钢铁、合金和新能源钒电池等领域。
五氧化二钒是以含钛磁铁矿为原料提炼而得,主要有片状和粉末状两种,颜色呈橘黄色粉末或灰黑色片钒。片钒通常用于冶金工业中钒铁合金和其他合金,粉钒则用于玻陶工业中的着色剂和化工行业的催化剂等。
在钢中加入0.1%的钒,可提高钢的强度10%至20%,减轻钢结构重量15%至25%,可以明显提高钢的硬度、强度、耐磨度、延展性以及钢的切削性能,常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强度钢、高合金钢、工具钢和铸铁的生产。
我国钢铁行业对钒的需求达到总需求的85%,有色金属合金行业需求约占10%。
此外,别的需要钒的行业包括电池、化学、医学等行业。钒在合金中主要和钛组成重要的金属合金Ti-6A1-4V,用于飞机发动机、宇航船舱骨架、火箭发动机壳等。钒合金还应用于磁性材料、硬质合金、超导材料等领域。在化工中大多数都用在催化剂、陶瓷着色剂、显影剂、干燥剂及生产高纯氧化钒或钒铁的原料。钒电池方面,以钒的氧化物形式作正极,电解液和电池常规使用的寿命均长,制造成本低,是钒金属的另一个需求量开始上涨极。
全球钒主要的生产国家有中国、俄罗斯、南非、美国。其中,我国是钒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钒储量第一的国家。
全球已知的钒产量有98%产于钒钛磁铁矿中,因此,钒产品生产也大多分布在在南非、俄罗斯和中国等含钒磁铁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目前,全球钒资源可采储量合计1400万吨,其中中国占37%、俄罗斯35%,南非25%、其他3%;
中国钒资源大多分布在在四川,占全国的62.2%,其次是湖南(占14.4%)和甘肃(占5%),别的地方储量较小。四川主要是钒钛磁铁矿,别的地方多为石煤矿。
国内钒钛磁铁矿主要生产企业为攀钢和承钢,也是世界上生产钒钛磁铁矿的主要企业之一,其产品主要给企业内部使用。而就钒渣产量而言,俄罗斯的耶弗拉兹集团及攀钢、承钢位居世界产量前三,产量也呈逐年增长态势。
截至2014年,国内钒产品年总生产能力近13万吨(以V2O5计),产量在9万吨左右,其中钢铁行业需求在7.5-8万吨左右,出口需求在1-1.5万吨左右。
2016年国内五氧化二钒(片钒)、钒氮合金、钒铁等钒制品产量均出现一定增长,其产量分别达到6.51万吨、2.39万吨、3.0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8%、9.8%、50.1%。
目前,国内钒制品相关总产能接近9万吨左右,钒的生产主要以攀钢和承钢为主,占到国内总量的近70%。
我国的钒生产分布和钒矿资源分布紧密关联,从产能上来看,在我国的钒产量中,攀钢和承钢占总量的近70%,而在污染较小的钒钛磁铁矿的提钒工艺中更是占到了95%以上,在供给方占据了绝对的垄断优势。
具体而言,攀钢钒产品(以V2O5计)产能约为2.2万吨,位居全球第一;市占率方面,攀钢钒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占比47%,位居第一,在国际市场占比12%。承钢是国内另一个重要的钒钛生产基地,钒有关产品总产能在3万吨左右。
根据最新24日钒市场报价,钒铁报价12.5-12.8万元/吨,较上周五上涨0.6万元/吨,涨幅达5.9%,本月以来涨幅达28%,较年初涨39%,同比涨幅逾123%。五氧化二钒上涨1万元/吨,报11.5-11.8万元/吨,涨幅达12.7%,本月以来涨幅达22.9%,今年以来涨幅达37%。钒合金以及偏钒酸氨今年以来涨幅更是高达45%和106%。
钒系产品自2015年底以来,价格持续上涨,整体已超越2011年高点,逼近2009年的历史最高价位。
从我们跟踪情况看,总结本轮钒系产品价格暴涨,最重要的包含三个方面原因:1)质检新规带来螺纹钢合金化,提升了钒系产品的需求,预计提升幅度高达11%;2)6月份开始全国环保加码,特别是对国内五氧化二钒主产地——攀枝花地区的大规模环保停产,导致行业供给不足;3)7月份开始,中国限制24中固态废料进口,将影响大量原材料钒渣的进口。我们判断上述三个逻辑均具有较强的持续性,由此会造成行业未来若干年的供不应求。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有关精神,根据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部、质检总局等23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淘汰“地条钢”落后产能加快推进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要求,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决定开展钢铁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本次获证企业监督检验工作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带肋钢筋产品审查部和有关技术机构组成联合检查组,自2017年7月至9月底对随机抽取的钢铁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组织证后监督检验,主要是根据生产许可证有关法律和法规和产品国家标准要求对公司制作的产品做检验。
本次获证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以热轧钢筋产品、轴承钢材产品获证企业为检查对象,从已获证企业中随机抽取100家做监督检验。具体产品范围有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含热轧带肋钢筋和热轧光圆钢筋;轴承钢材含轴承钢圆钢及盘条、轴承钢钢管、轴承钢钢丝。
目前市场上都会存在部分私营钢厂、短流程轧钢企业使用的螺纹钢生产的基本工艺为穿水工艺,而短流程调坯轧材企业几乎都是采购高碳高锰的钢坯进行穿水工艺生产。
鉴于穿水工艺具有很大的缺陷性,容易形成表面组织淬火、回火效果,这些晶体组织一旦形成,将极大的破坏螺纹钢的焊接性能、以及屈服比,并带来较大的质量隐患;同时,由于上述冷却属于物理加工,产品在运送过程中容易生锈,且其性能随着使用年数的限制增加会快速退化。随着质检行动不断深入,此类生产的基本工艺面临市场淘汰,不排除合金工艺将取代现在的穿水工艺。
促使部分企业由穿水冷却生产的基本工艺转向合金工艺,从而提升对钒铁的需求。根据技术方面的要求,每吨螺纹钢需增加钒铁含量0.02‰-0.03‰,按目前2亿吨螺纹产量测算,对应钒铁需求增量5000吨左右,相当于每月提升需求近420吨。按比例换算成五氧化二钒,即影响每月提升五氧化二钒需求840吨,相当于每月提升需求11.2%。
2016年底,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了攀枝花市企业环境污染问题。随后攀枝花市召开全市环保问题整改查处工作会,并针对央视曝光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
经过调查,水污染主要为部分选矿企业偷排漏排所致,其中钒钛高新区企业16家。截至去年底,攀枝花市共对36家企业实施了停产整治,立案32件,下达处罚决定书16件,处罚金额180万元;挂牌督办5起案件,行政拘留2人。
截至7月中旬,仍有45个问题尚在整改中,省级环保督察现场发现、237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为81%。 后续还将完成相关流域小选矿企业的关停拆除。
受环保影响,钒钛高新区治污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要求未达标企业全面停产整顿。因此,环保压力增大,产量不能很好释放是近期五氧化二钒、钒铁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攀枝花环保局督查压力下,攀枝花钒钛工业园全面停产。其中在该区域内的多家钛白粉生产企业同样受一定的影响,预计停产整改1-2个月,而具体复产时间将由环保局等监督部门依据各厂整改完成后的状态是不是达标而定。
考虑到攀枝花的钒产业是生产规模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钒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初步测算此次环保停产对五氧化二钒的月产量影响在1000-2000吨,对每月产量影响在20%左右。
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内主要厂家攀钢、承钢的钒钛产品主要以直供为主——不进入市场流通,相当于市场实际就流通量仅为3000吨左右,因此本次环保停产影响流通市场资源量在40-50%左右,影响极大。故,从年初至今,行业整体呈现价格持续上涨、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通知显示,为保护中国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中国政府要求紧急调整进口固态废料清单,并拟于2017年底前,禁止进口4类24种固体废物。
该通知发出日期为2017年7月18日,由中国环境保护部提交至WTO。文件显示,自2017年底开始,中国将禁止4类24种固体废料的进口,包括生活源废塑料、钒渣、未分类的废纸及废纺织品等等。该通知的拟通过日期待定,拟生效日期则为2017年9月。
文件表示,根据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环保部、公安部联合开展的“强化监管严厉打击洋垃圾违法专项行动”和环保部“打击进口废物环境违法专项行动”,“我们得知大量的高污染垃圾与危险性废物,混合在可回收的固体垃圾中,这严重污染了中国的环境。为保护中国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我们要紧急调整进口固态废料清单,禁止高污染固态废料的进口。”
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态废料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国家五部委(环保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国家质检局)已完成制定的进口固废目录调整方案。
2017年底前拟将会有第一批可用作原料的固态废料被禁止进口,主要涉及生活来源的废塑料、废纺织原料,钒渣和未经分选的废纸。2018年不受政策影响的有生产来源的废塑料(如机头机尾,水口,残次品等)、金属和合金废料,混合废金属,木废料,废纸(经分拣)、钒渣意外的冶炼矿渣。
根据可能调整的废物目录,我们预计每年影响30万吨左右钒渣进口,对应每月影响2.5万吨钒渣的供应。按比例换算,将影响每月2500吨五氧化二钒的原料供应。
根据铁合金在线家五氧化二钒生产企业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工的企业约8家,企业开工率约为21%,较上月减少6%左右;企业产量约为325吨,较上月减少65吨。
相反的是,主导厂商受环保因素影响较小,如攀钢西昌钢钒、攀钢钒业、河北钢铁承德钒钛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基本处于满产状态。
根据铁合金在线调研统计,目前钒市场上涨速度猛烈,市场成交量不多,片钒企业仍没有报价且没有出售货源,钒铁市场缺货情况严重。此外,贸易商因前期囤货少,暂时都没有货源出售。钢厂方面招标难以采购到货源,生产企业没有原料不敢接单。数据也显示,当前全产业链库存紧张。
目前钒铁企业库存已经处于2015年底以来的历史低位,五氧化二钒库存也在持续下降中。
公司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资源型特殊钢生产基地,是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国家军工产品配套企业。企业具有铁矿、煤矿、钒矿、石灰石矿等资源10.7亿吨,已形成年采选铁矿700万吨、铁精粉200万吨、原煤120万吨、焦炭80万吨、铁160万吨、钢160万吨、钢材16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是集“钢铁制造、煤炭焦化、铁多金属、地产开发”四大产业板块为主体的资源综合开发型钢铁联合公司集团,是中国四大特钢企业集团之一。
公司旗下的肃北县博伦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持股70%),拥有国内首条环保型石煤提钒冶炼生产线万,按设计产能年钒产品3000吨。目前慢慢的变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铁、钒矿生产基地。西北地区各类矿石资源丰富,以及西宁特钢在西北五省市场占有率较大,使得公司各种类型的产品包括钒产品在该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
预计公司17、18年EPS分别为0.10元、0.14元,对应PE分别为57倍、40倍。考虑到上半年公司主业扭亏为盈,预告实现净利润800-1200万元,且钒矿资源有一定增值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是由原唐钢股份、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三家上市公司强强联合、通过吸收合并组建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具备年产3000万吨的铁钢材综合生产能力。拥有精品板材、优质建材、钒钛制品三大基地。
子公司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北方钒钛生产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拥有钒钛资源优势,承德地区高铁品位钒钛磁铁矿已探明储量2.6亿吨,低铁品位钒钛磁铁矿储量45亿吨,超贫钒钛磁铁矿资源量超过100亿吨,已详细勘查确定的储量为29.6亿吨。钒渣年产量19.3万吨,对应五氧化二钒年产量接近1万吨。
拥有顶底复吹转炉提钒技术、以自产钒渣为原料加工生产V2O5的技术,以及钒氮合金、钒铁合金等钒产品深加工技术。其钒钛制品有高纯粉剂钒、片剂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氮化钒铁、钒铝合金等,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钢铁冶金、军工装备、超导材料和陶瓷印染等领域。
河钢股份以子公司为基础,开发和生产了含钒抗震螺纹钢筋,大批量供应国内核电站、水电站、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公司还成功研发航空级片剂钒、高纯氧化钒等多个高端钒产品,并实现批量生产,并出口海外市场。
若钒价上涨至25-30万元,对应公司收入25-30亿元,净利润15亿元左右。预计公司17、18年EPS分别为0.22元、0.27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7倍。维持“买入”评级。
上一篇: 【48812】损害更大 8种物质被我国新列为毒品
下一篇: 大抓产业 建圈强链丨老工业区的“碳”新路